阿塞尔维伍德公司的五十载
1969年的春天,阿塞尔根据母亲给的情报,走过安特卫普市中心的一条秘密通道,发现了一条伫立着15-16世纪建筑的中世纪小巷。这块区域叫古巷弄(Vlaeykensgang),房屋历经沧桑,亟待修缮。阿塞尔不假思索就买下了前11幢房子,令其免受拆除。当时仅有21岁的他开始一一翻修旧屋,整个工程持续了好几年
在古巷弄的私人空间里,阿塞尔和妻子梅开辟了自己的家。家庭空间与艺术和古董事业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成为如今阿塞尔维伍德公司的雏形。
新展厅正式开业
2017年11月,一场隆重的开业典礼为运河旁的几间公共展厅和永久性装置拉开帷幕,也标志着自1999年买入地块开始的一项大型工程之竣工。
威尼斯:福图尼宫的十载
2007年,《艺术节拍:当时间变成艺术》(Artempo: Where Time Becomes Art)在威尼斯福图尼宫开展,恰逢威尼斯双年展。此次展览是阿塞尔首次担任策展人的工作。《艺术节拍》始于和福图尼宫总监丹妮拉·费雷蒂(Daniela Ferretti)和威尼斯市博物馆基金会长达十年的合作,取得了石破天惊的成就。
十年里,福图尼宫举办过的展览如下:
艺术节拍:当时间变成艺术(2007)
学术圈:你是谁?(巴黎,2008)
无止境(2009)
TRA:演变的边缘(2011)
塔比埃斯:艺术家之眼(2013)
比例(2015)
直觉(2017)
每次展览的筹备策划都要花上数月的时间,有些甚至耗费数年之久,以研究揭示艺术史数世纪以来的成就。展览标题与维伍德基金会的艺术藏品相关,但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公司的艺术观。
比如,展览《艺术节拍》就来自对自然材料之精神的笃信。古旧的材料中包裹着历久经年的深沉能量,每件物品的光泽中都透出时光这位艺术家的耐心打磨。生活在来自各个时代的物品中间,人得以与过去的时光发生连结。
运河区的华丽转身
1999年,公司搬去维纳海姆运河区的新址,位于安特卫普以东,车程20分钟。场地本是建于1857年的酿酒厂,砖砌的仓库和水泥谷仓保留至今,坐落在阿尔贝特运河的河岸之上。
公司先将办公室和画室搬来了运河区,之后又收购了几件永久性的艺术装置,如安尼施·卡普尔的《世界边缘》。2000年后,公司决定将运河区打造为文化与居住社区。
阿塞尔维伍德画廊的成立
鲍尔斯在2011年创立了阿塞尔维伍德画廊。画廊开在安特卫普市中心的老城区,首展艺术家是刚瑟·尤克(Günther Uecker)。在70年代,阿塞尔也曾在此为尤克和杰夫·费尔海恩(Jef Verheyen)开个展;鲍尔斯特意为画廊选择了同样的地址。画廊的首次展览和其后的诸多艺术展都与公司古巷弄时期的历史遥相呼应。画廊的成立,标志着公司在其后四十年里与艺术家们紧密合作的开始。
公司始终孜孜不倦地通过艺术了解世界、汲取知识。
2014年,画廊走进亚洲,在香港市中心的娱乐行开设了分画廊。
2017年,安特卫普画廊搬迁至运河区的新址,以白发一雄的纪念展作为开幕。
阿塞尔与梅·维伍德基金会的创建
阿塞尔与梅·维伍德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基金会受其创立者的集体委托,以保管艺术藏品、实现长远观赏价值为己任,行使学术支持、艺术赞助和活动策划等职能。
四十年来,我们与艺术相伴,一同工作,一同生活。但公司的愿景远不止于此:我们立志探索艺术表达的普世方法。
最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会负责了2007-2017年间威尼斯福图尼宫的一系列展览筹划
灵感:共享乐声澎湃
2002年,阿塞尔和知名指挥家柯恩·凯塞尔(Koen Kessels)共同创立了“灵感”( Inspiratum)组织。“灵感”是一个非营利性会员组织,旨在与音乐爱好者们分享乐之美妙。在创建伊始,活动以小型高品质现场音乐鉴赏会的形式,让参与者能从个人和全体人类层面上品味一流音乐表演的美感,感受音乐家的才华。
“灵感”每月都有音乐会安排,还组织年度的会员世界巡游活动,参加演出、造访博物馆、鉴赏私人艺术藏品,更有和建筑界的跨界活动。
安尼施·卡普尔《世界边缘》
在运河区的绝对中心里有一幢大楼,楼里有一间圆形房间,在过去曾用于储存河对岸用船运来的谷物。2000年,维伍德家族购买了安尼施·卡普尔的《世界边缘》,将其永久安置于此。这件作品成为了阿塞尔与梅·维伍德基金会的核心藏品,也代表着基金会的愿景。
它不是展览。它是生活在此的作品。
在艺术中生活,即与艺术同呼吸,共生存。这是公司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传达在一点一滴的工作里。
搬迁至格拉芬威索城堡
1984年,带着贴近大自然的心愿,维伍德家族买下格拉芬威索城堡。这次搬家顺便也解决了公司的一些后勤难题。80年代,公司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有更大的空间来存放大量的艺术品、家具和物品。
在为期两年的大幅翻修后,家族和公司搬进了城堡及其附楼。新址位于安特卫普以东25分钟车程范围内。
巴黎双年展历险记
公司在1982年首次参加了极具影响力的巴黎古董双年展。在这一重要平台上,公司面向世界观众展现了自己对艺术和设计的审美态度。
设计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是对最贴切的问题的寻觅。在这个过程中,你通过提问,就能更了解自己。
1982年的阿塞尔是一名35岁的经纪。他会花上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寻觅最高品质的艺术品和藏品,包括16世纪的禅意屏风,罕有的哥特橡木桌,华丽的巴洛克角柜,有龟壳和黄杨木雕刻小人装饰的安特卫普橱柜,皇室银器和17世纪科尔多瓦的皮革墙饰等。
首次展览,阿塞尔就陷入了概念上的两难:如何同时呈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多种优秀作品?他选择剔除虚浮的矫饰,将每样作品以其最真实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揭示其内在特质。这种“诚然坦荡”的理念也贯彻在公司多年来的许多活动里。
我决定回归最本真的东西。移除了地毯,露出水泥地板。拆除了吊顶,露出大皇宫上方的横梁。我当时还不知道“loft”这个概念,但我在巴黎的首秀就是这样一种粗粝、工业化的空间,层高很高,地板裸露,里面放着精彩的家具和艺术作品……一切都以折衷主义、率性的方式呈现。那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这次展出冲击了许多观者对风格的认知。越来越多的客户及其亲友接踵而至,包括保罗·盖蒂博物馆的策展人,还有瓦伦蒂诺(Valentino)、于贝尔·德·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罗斯柴尔德家族、鲁道夫·纽瑞耶夫(Rudolf Nureyev)、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和皮埃尔·贝杰(Pierre Berge)、约翰·麦克劳林(John McLaughlin)、拉贝尔姐妹(Marielle and Katia Labèque),以及许多知名收藏家。
巴黎首战告捷后,1984年哈彻的明代青花瓷藏品展又大举成功。这批青花瓷器曾在17世纪中叶随着沉船坠入海底,直至20世纪80年代被迈克尔·哈彻(Michael Hatcher)船长打捞归岸。数千件瓷器在阿姆斯特丹的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维伍德公司买下了大部分藏品,在伦敦的中国展首秀后又送去巴黎展出,展出期间多件藏品被博物馆和收藏家买下。
发现古巷弄
我们将守卫古老建筑视为己任。在这项集体职责的背后,是对历史建筑和往昔时光的尊重。从公司最初位于安特卫普中心、如今已是巴洛克保护区的第一个选址,到后来的城堡和现在的运河区,都以这种精神一以贯之。每个项目都体现着同一个理念:接纳过去,焕发新生。
了解我们的内部装潢与设计业务
我们相信,家是您灵魂的个性化表达。家是你理想生活方式的呈现,透露着你的品味、观点和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每年都在世界各地完成大量内部设计项目,规模有大有小。完整的服务团队配备了艺术史、建筑、设计、项目管理、修复、物流后勤和各个相关学科的专家。